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助殘就業向來是幫助殘疾人增收致富、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和夢想的重要途徑。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文創就業、遠程居家就業等新職種紛紛出現,為殘疾人提供了更廣闊的就業和發展空間。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發布的《平等、參與、共享:新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70年》白皮書顯示,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長期關注縣域高中教育問題,今年他再次為破解“縣中困境”奔走呼吁。
中國青年報社《參數》節目組發現,像墨墨這樣消費習慣發生變化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年輕人為何有這些變化?他們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日前,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傳來喜訊:我國首只成功救護并放歸的野生東北虎“完達山1號”,野外生存狀況良好,正逐步適應放歸地環境。
2021年3月1日,我國首部流域法——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守護母親河有法可依,標志著長江保護治理邁入依法實施新階段。
上海有棵“舶來”樹,是2002年從澳大利亞進口的。20年來,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楊永川每次經過時總會看看它。
共青團中央日前發出通知,圍繞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在全團部署開展“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團結引領廣大青少年堅定跟黨走、建功新時代。
李莉是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職工,也是一名殘疾人。從201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手邊的拐杖陪她下過深井、走過鄉村、爬過高山,用壞了3根。
她住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中心一棟住宅的六樓。當初,她特意挑選了這個客廳、臥室有一大片落地窗,廚房是半開放式設計的房子。
今天(3月2日),北京天氣以晴為主,陽光和煦,最高氣溫14℃,適宜開窗通風和戶外活動,早晚氣溫低,夜間最低氣溫1℃。明起三天,北京仍將維持晴朗模式。
據云南省衛健委微信公眾號消息, 3月1日0-24時,云南全省新增確診病例3例,其中境外輸入2例(老撾2例,含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1例),本土1例(瑞麗市在集中隔離點密切接觸者中發現)。
2022年3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關于調整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區疫情風險等級的公告:其他地區風險等級不變。
北京冬殘奧會主媒體中心在完成冬奧會到冬殘奧會全部轉換工作后,今天(2月28日)正式啟動運行。主媒體中心內的其他無障礙設施也已根據國際殘奧委會的相關意見與建議進行了調整優化。
我國已連續18年實現糧食豐收,這個了不起的成就,意味著我們打破了糧食的周期性波動規律,餓肚子成為遙遠記憶,中國人完全可以養活自己。這些年我國人口流動是向東、向南遷移,耕地北移意味著以往的南糧北運已逆轉為北糧南運,與...